怀
怀
西
使
离别
山水田园
写人记事
赞美友谊
情感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由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所作,名为《答庞参军》。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以及对朋友庞参军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衡门之下,有琴有书”,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与雅致,琴与书象征着诗人生活的高雅情趣。接着“载弹载咏,爰得我娱”表达了诗人通过弹琴、吟诵来获得乐趣的生活态度。“岂无他好,乐是幽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朝为灌园,夕偃蓬庐”描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和平凡,但“人之所宝,尚或未珍”则流露出诗人对真正价值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不有同爱,云胡以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只有共同的爱好才能让友谊更加深厚。“我求良友,寔觏怀人”表明了诗人对良朋好友的渴望,“欢心孔洽,栋宇惟邻”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快乐场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伊余怀人,欣德孜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有旨酒,与汝乐之”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共享美酒的欢乐时刻,“乃陈好言,乃著新诗”则体现了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艺术追求。最后,“一日不见,如何不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朋友庞参军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嘉游未斁,誓将离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离别之痛。“送尔于路,衔觞无欣”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悲伤心情。“依依旧楚,邈邈西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之子之远,良话曷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对往日交谈的怀念。“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大藩有命,作使上京”点明了庞参军因公务需要离开的原因。“岂忘宴安,王事靡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公务繁忙的理解和支持。“惨惨寒日,肃肃其风”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凄凉和寒冷。“翩彼方舟,容裔江中”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朋友乘船远行的场景。“勖哉征人,在始思终”寄予了诗人对朋友旅途平安的祝愿。“敬兹良辰,以保尔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风格。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陶渊明

138首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
书林逋诗后
宋·苏轼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
诗二首(其一)
宋·陈舜俞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梦归乡诗
南北朝·鲍照
衔泪出郭门,抚剑无人逵。沙风暗塞起,离心眷乡畿。夜分就孤枕,梦想暂言归。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慊款论久别,相将还绮闱。历历檐下凉,胧胧帐里辉。刈兰争芬芳,采菊竞葳蕤。开.....
祝英台近·孤馆积阴,独居无作。黄子芾孝廉持晓风残月图便面属题,爰赋此词以掳归思
清·周星誉
暗潮生,纤月暝,解榜越江口。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正僝僽,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
至日怀族子廷光(其二)
清·朱次琦
及尔一挥手,临风空断肠。乾坤余聚散,身世阅苍茫。朔吹零孤馆,江声碎夕阳。愁心惊晚序,连夜梦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