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
咏物
佳节
手法的词
内视词
内炼养生

赏析

这首元代王哲的《渔家傲·咏铁罐先生出外常携之》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炼丹修行的词作。诗人以铁罐先生为对象,通过其日常行为展现了道家修炼的场景。首句“住灵台清净观”,点明铁罐先生居住在清静的道观之中,暗示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公四假须温暖”可能是指铁罐先生使用它来保暖,这里的“公四假”可能是对铁罐的昵称或象征,暗示其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日便教携□观”描绘了铁罐先生每日随身携带,可能是在炼丹或烹饪时使用。“窑畔。和米面琼浆按”进一步描述了铁罐在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是在制作米酒或炼制药材。“灶为炉频炼煅,烧铅汞长煎□”则详细描绘了炼丹的过程,铁罐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动饥肠白气满”一句,可能形容煮食时产生的热气,也暗指铁罐先生的生活简朴,即使饥饿也能自给自足。“中看。前一点真堪玩”最后两句,可能是对铁罐虽朴素但实用,且蕴含内在价值的赞美,尤其是那“前一点”,可能指的是炼丹时的关键火候,寓意着微妙而重要的智慧。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铁罐这一日常物品,寓言式地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修炼之道,既有生活细节的描绘,又有深意的哲理寄托。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
宋·赵肃远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齐天乐·题家药坪问花词
清·戴延介
乌丝几褶蚕眠字,小红箫谱新制。银蜡烧灯,红鳞泛酒,午夜豪尖吹绮。艳情兜起。又絮搅花飞,杜鹃声里。老去江湖,莺莺燕燕也未知。灵山共抛旧隐,石屏风调远,遗响堪忧。宝鸭栏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