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写景
抒情
夏天
动物
名胜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从犊馆出发,前往峭帆亭探访的景象。开篇“一辞解犊馆,言访峭帆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行程的起点与目的地,透露出一种行旅中的期待与探索精神。接着,“九野望中尽,三山何处青”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九野,而三山则隐于远方,青色模糊,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神秘。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日高闻雉乳,雨过带龙腥”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日高之时,听到雉鸡的啼鸣,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龙腥的气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初夏时节特有的自然风貌,同时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最后,“去去鲈鱼后,蒹葭正满汀”以“去去”二字,表达了诗人继续前行的决心,而“鲈鱼后”则可能暗喻着某种追求或目标,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探访,更可能有着更深的意义。同时,“蒹葭正满汀”则以芦苇满布的汀洲,象征着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也预示着前方可能的挑战与收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行旅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对生活深邃思考的表达。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