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路
难
二
十
篇
并
序
·
第
十
一
章
明
法
身
体
用
自
在
(
其
十
一
)
君
不
见
大
士
自
观
身
中
法
,
身
是
如
来
净
法
身
。
虚
空
往
还
最
迅
速
,
独
脱
自
在
不
由
人
。
出
入
毛
孔
而
无
碍
,
爱
取
尘
时
不
染
尘
。
现
处
凡
情
等
诸
圣
,
离
斯
求
道
更
无
真
。
建
立
诸
法
而
无
法
,
即
是
真
如
无
上
真
。
亿
劫
本
有
而
非
故
,
于
今
现
觉
亦
非
新
。
成
就
大
我
而
无
我
,
具
足
大
人
无
有
人
。
圣
体
无
明
不
可
说
,
为
复
方
便
名
心
神
。
即
此
心
是
真
常
法
,
亦
是
涅
盘
之
上
珍
。
愿
诸
学
人
同
此
悟
,
各
自
守
门
而
禁
津
。
行
路
难
,
路
难
名
异
理
无
分
。
若
能
了
于
无
生
死
,
便
得
除
消
生
死
云
。
抒情
哲理
人生智慧
季节无常
信仰教诲
讴歌真心
言说自省
禅意
赏析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与解脱过程中的内心状态和行为准则。诗中提到的大士观照自身法身,指出身即是清净的如来法身,强调了内在的自由与独立性,不受外在束缚。虚空往来迅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灵动。诗中进一步阐述了法身的特性,如出入毛孔无碍,不被尘世所染,显现于凡俗之中如同圣贤,但又超越了世俗的真伪之辨。建立诸法而无法,意味着真正的真理超越了形式与概念,即是真如,无上至真。亿劫本有而非故,现觉亦非新,强调了真理的永恒与不变。诗中还提到了大我的成就与大人的特质,即无我与无人,圣体无明,虽难以言说,但可借由心神之名理解。心即是真常法,也是涅槃之珍,鼓励学人共同领悟,各自守护心灵之门,防止外界的侵扰。最后,诗中以“行路难”为喻,指出即使道路艰难,理解无生死之理,即可消除生死的困扰。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入探讨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认知、真理追寻以及心灵净化的主题,充满了哲思与启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