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
志
诗
(
其
一
)
晨
光
发
虚
牖
,
出
往
有
所
求
。
当
其
日
昃
时
,
犹
胜
秉
烛
游
。
以
兹
惜
寸
阴
,
盱
眙
经
九
丘
。
禹
迹
不
易
遍
,
禹
穴
仍
淹
留
。
昂
藏
一
书
生
,
将
与
千
载
谋
。
写景抒情
惜时励志
咏志读书
赏析
这首诗《矫志诗(其一)》由明代诗人周应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历史的深思。诗中“晨光发虚牖,出往有所求”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与目的,清晨的曙光从窗户透出,他走出家门,心中怀揣着某种追求。接着,“当其日昃时,犹胜秉烛游”一句,诗人以日落时分与手持蜡烛夜游作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即使在黄昏时分,也比夜晚的烛光之旅更有价值。“以兹惜寸阴,盱眙经九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他意识到每一刻都值得珍惜,如同穿越九丘般,每一步都需用心。接下来,“禹迹不易遍,禹穴仍淹留”借用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暗示历史的深远与不可穷尽,即便大禹足迹遍布,但仍有未及之处,这象征着历史的广袤与探索的无尽。最后,“昂藏一书生,将与千载谋”收尾,诗人自比为一位高大的书生,正准备与千年的历史对话,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与追求。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精神,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再和二首(其一)
宋·冯山
归来相值故园春,坐对春风忽怆神。十里溪山依旧好,一番花木为谁新。青云功业虽留我,白日光阴奈趁人。道在不须论用舍,惟将时命托洪钧。
送进士黄德安还乡
明·吴伯宗
雪天携手凤凰台,喜见乡闾不乏才。灯火十年勤蠹简,道途千里试龙媒。青襟早际风云出,綵服还沾雨露回。此别应须更努力,秋期攀桂定重来。
秋归
清·刘珊
秋色忽如此,门前落叶深。蹉跎游子恨,慰藉老亲心。新雨蝉声足,斜阳雁影沈。不应怨迟暮,流水自鸣琴。
命童
元末明初·胡翰
今晨雨新歇,日出东南隅。草树有佳色,当轩散纷敷。欢言命童仆,治我园中蔬。幸此琴册暇,且复一荷锄。虽有黾勉劳,良足具中厨。但恐恶草长,不治成荒芜。世事每如此,岂敢忘勤劬。
奉答于鳞四首(其一)
明·王世贞
浮云幽鸟讼庭閒,赋就怀人且自删。病后青山添傲骨,书来落日破愁颜。微名渐损终难尽,薄禄犹耽未拟还。岂若使君高拥传,能令春雪满函关。
闲游四首(其二)
宋·陆游
剡县有佳处,吾行无定期。横塘供晚钓,孤店具晨炊。约客同看竹,留僧与对棋。人生得自在,更老未为迟。
早行
唐·刘得仁
万类半已动,此心宁自安。月沈平野尽,星隐曙空残。马渡横流广,人行湛露寒。还思犹梦者,不信早行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