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写景
地点
写山
自然
情感
赞颂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禅岩新寺的独特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首句“不隔鬼工穿,仍来插一椽”,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寺庙建筑的精巧与鬼斧神工般的技艺,仿佛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突出了寺庙在山林间的独特位置。接着,“阑当狮口入,覆与鸟窠联”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寺庙的栏杆比作狮子之口,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同时又与鸟巢相连,展现出寺庙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乳滴长疑雨,岚蒙亦象烟”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象,乳滴仿佛连绵不断的细雨,而山岚则如同轻柔的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寺庙的幽静与超凡脱俗。最后,“只看撑定力,可以喻初禅”点明了主题,通过观察寺庙的稳固与支撑之力,诗人将其与初禅的境界相联系,暗示了寺庙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与心灵的寄托之所,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岩新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建筑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禅宗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