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和
谦
上
人
秋
兴
七
首
(
其
六
)
故
乡
知
己
不
曾
逢
,
满
目
云
山
恨
万
重
。
斥
堠
霜
清
寒
夜
柝
,
谯
楼
风
急
晓
城
钟
。
此
时
绕
树
怜
乌
鹊
,
异
县
携
家
想
駏
蛩
。
独
向
晴
檐
问
梅
蕊
,
数
枝
和
雪
为
谁
容
。
思乡
秋景
咏物
梅蕊
写鸟
乌鹊
情感
怀古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寂之情。首句“故乡知己不曾逢”,直接抒发了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思念,未逢知己之感倍增愁绪。接着,“满目云山恨万重”描绘出诗人眼前景象,云山重重,更显离乡之远,心中的遗憾与哀愁如山高水长。颔联“斥堠霜清寒夜柝,谯楼风急晓城钟”通过写景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凄冷,斥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在霜寒中显得格外寂静,夜晚的梆声(柝)和清晨的城楼钟声,都透露出诗人孤独无依的境况。颈联“此时绕树怜乌鹊,异县携家想駏蛩”借乌鹊和駏蛩(一种昆虫)表达思乡之情。诗人想象自己如同乌鹊绕树,形单影只,又设想家人在异地他乡,生活艰辛,如同駏蛩般劳碌。尾联“独向晴檐问梅蕊,数枝和雪为谁容”以梅蕊自比,独自在晴檐下凝视梅花,感叹它们在雪中开放,不知是为了谁而美丽。这既是诗人自我心境的写照,也是对故乡亲友的深深牵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在外生活的孤寂落寞。
刘基
1585首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