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怀旧抒情
秋天
佳节怀古
写景
抒情
佳节情感
读书
惜时

译文

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头萧萧的白发。
惭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在曲台编的那本书消磨了几多年华。
多少回重阳节从忧愁中过来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壮心偶发。
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苏洵)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个人的生活状态。诗中“晚岁登门最不才”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年迈之后文艺才华有所减退的自谦。"萧萧华发映金罍"则描绘了诗人头发斑白,映照在金色的酒杯上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中的“丞相”指的是韩魏公,即韩琦,是一位与苏轼交好的政治人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高位但仍须应对朝政之累的感慨,以及他在闲暇时光里与朋友们一起吟诵古文的宁静生活。“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则透露了诗人即便是在传统的佳节之中,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但在偶尔的酒醉之际,他仍旧能找回年轻时的豪情。最后,“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则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傍晚回家途中,虽然被雨水浇湿而无法入睡,却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反复吟诵着自己的新作诗篇。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和友情的抒写,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情感。

苏洵

53首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滇阳病起(其一)
明·程本立
书签药裹客窗间,一月吟成病里闲。日日相看好颜色,人情谁得似青山。
虞美人·端午闺词四首(其四)
清·陈维崧
年年竞渡喧歌唱,雪屋崩银浪。如今不见木兰桡,门掩一庭微雨读离骚。风前皓腕缠红缕,往事依稀数。多时忘却辟兵符,今岁重新提起暗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