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山水
秋天景色
抒发离别情感
登高望远
怀古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功德寺新阁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凭虚高阁不胜寒,乘醉来登更倚阑”以“凭虚”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然若仙的意境。诗人带着几分醉意,登上高阁,倚栏远望,感受到寒气袭人,却也乐在其中。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也暗示了他或许在逃避现实中的某些烦恼。颔联“十里湖光通几席,八囱云影上衣冠”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壮丽景色。十里湖光与几席相连,八囱云影映照在衣冠之上,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壮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宽广与高洁。这里的“几席”和“衣冠”分别借指地面和人的服饰,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颈联“荒台漫惜千金业,羸马聊陪一日欢”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功业的惋惜与对当下欢乐的珍惜。荒废的台榭虽令人感叹,但诗人选择以疲惫的马匹相伴,享受这难得的一日之欢。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快乐的豁达态度。尾联“极目天南驰远眺,催归无那夕阳残”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站在高阁之上,极目远眺,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夕阳的残照却无情地提醒着时间的紧迫。这一联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对月
元·曹伯启
东山素月何婵娟,诗人爱此相留连。南北东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圆。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骑鲸李谪仙,吾欲对影沽十千。
融轩
明·李坚(贞夫)
一室虽云小,中藏天下春。眼前皆物共,榻外亦吾邻。丽日风生煖,温泉脉自淳。笑渠失弓者,得计楚邦人。
寄方壶高士
元末明初·蓝智
方壶东望隔沧溟,白发犹传隐者名。五岳云霞开小景,三天符箓注长生。虎龙气合调金鼎,鸾鹤声多送玉笙。为问蓬莱清浅未,麻姑何处候方平。
水调歌头(其一)
宋·向子諲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
和吴行甫雨雹韵(其二)
元·许衡
青山偃蹇与世疏,只将秀色供吾徒。知君如我有山癖,深探远讨吾不如。金灯峰上诗千首,挂镜台前一杯酒。人间万事尽浮云,故人曾为相思否?云边鸾凤玉鞭鸣,跛鳖蹒跚叠茧生。天末碧云凝.....
秋感(其一)
清·黄家鼎
消夏诗成墨未乾,秋风吹动泪阑干。正欣辽左连城返,忽报台中半壁残。墩烬葫芦明野火,山崩八卦落惊湍。云林图画沙莲水,如此膏腴保恐难。
题曾省元藏温日观葡萄后用温师韵
元·陆居仁
黄金台壮帝王州,我亦曾为汗漫游。不入凤池鹓鹭序,依然天地一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