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节
妇
荼
蓼
未
为
苦
,
姜
桂
未
为
辛
。
累
累
辛
苦
者
,
无
若
未
亡
人
。
欲
随
世
苟
活
,
生
则
同
室
死
同
椁
。
欲
殉
夫
并
殂
,
阿
婆
方
老
儿
方
孤
。
朝
养
姑
,
暮
教
子
,
泉
下
良
人
犹
不
死
。
悼亡
母爱
节妇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乐节妇》,通过对节妇坚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家庭责任的坚守。诗中以“荼蓼未为苦,姜桂未为辛”起兴,比喻节妇的生活虽然艰辛,但比起失去亲人的痛苦,这些都不算什么。接着,“累累辛苦者,无若未亡人”直接表达了她的辛劳与哀愁,生活重担使她疲惫不堪。“欲随世苟活,生则同室死同椁”写出了节妇为了家庭生存,即使活着也要与丈夫共度艰难,死后也要相伴于地下。然而,“欲殉夫并殂,阿婆方老儿方孤”又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因为她的孩子尚小,年迈的婆婆需要照顾,这让她在生死抉择中犹豫。最后,“朝养姑,暮教子,泉下良人犹不死”描绘了节妇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仿佛她的丈夫并未真正离世,他的精神在她每日的照料和教育中延续。整首诗情感深沉,赞扬了节妇无私的爱与坚韧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妇女的美德和牺牲。
丁鹤年
345首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猜您喜欢
真定王节妇习氏
元·张翥
青春忽掩镜鸾悲,大节生全死不辞。夫目九泉无瞑日,妾身百岁有归时。天高地厚心如石,女嫁男婚发已丝。东观只今多直笔,为书青简配桓嫠。
冬夜(其一)
清·江湜
冬斋伏案偶凝思,适忆童年励学时。贫觉镫边书有味,寒生夜半足先知。是时老母坐相课,端为缝衣睡更迟。已矣余生无报答,又将呜咽写为诗。
鼙舞歌五首(其二)灵芝篇
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魏晋·王粲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祸难斯逼,.....
母忌
宋·许棐
一别音容岁几更,纸灰飞尽泪犹倾。最怜春雨相将足,绵上有田谁共耕。
节妇郑氏诗
清·林华昌
凄绝香闱忽折鸾,无端玉树苦摧残。百年心事梦中托,九转肝肠哭后乾。蜀魄夜啼霜月冷,湘魂时绕凤江干。从容一死宁他矢,独挈纲常万古寒。
题吾汶稿
清·金德瑛
丞相不劝原必死,先书祭文数十纸。待得燕山齿发归,同心不愧同乡里。昔者宋玉师屈原,莫能直谏空招魂。未知楚灭身何所,千古但有风流存。何如庐陵王鼎翁,耻作机云作陈东。心哀母老难.....
赠陈时可
宋·刘过
交游半世已公卿,犹抱遗经对短檠。负米过于扛鼎重,选官难似上竿行。百年母子相依命,一片忠忱谁为明。灯火小楼风雨夜,岁寒时得话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