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鸿
思乡
秋天
情感
怀古
记梦
读书
人生感悟
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居长安的游子在秋天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无助。“长安久客逢摇落,不独悲秋更忆乡”两句,诗人以“长安”的繁华与自己“久客”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不仅是秋天让人感到凄凉,更是因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这里的“摇落”指的是树叶在秋风中摇曳欲堕的情景,象征着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接着,“潘岳二毛行欲变,渊明三径已应荒”两句,则是通过历史上的例子来比喻诗人自己的处境。潘岳是一位晋代的文学家,他曾因丧偶而发愤图强,终成一时之杰。这里的“二毛”指的是潘岳头上仅剩的两根白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而“渊明三径”则是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他曾隐居在一条曲折的小路旁,这里已成荒废之状。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如同这些历史人物一般,在时间的长河中感到自己的力量和希望正在消逝。“书裁尺素鸿难托,梦绕重湖蝶自狂”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书信是古代人们唯一的联系方式,但即便如此,也往往难以传递到对方手中。这里的“尺素”指的是用来写信的纸张,而“鸿”则是比喻远方送来的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通信的不易。而第二句中的“梦绕重湖蝶自狂”,则是形容诗人的思念如同梦境中无法控制地盘旋。最后,“游宦十年归未得,尘缨却悔濯沧浪”两句,总结了诗人多年的漂泊生涯和对过去的反省。十年漫长的游子生活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成功,只留下了无尽的尘埃和后悔。这里的“濯沧浪”则是比喻诗人的这些感慨如同波涛汹涌,难以平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杨亿

506首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姑苏怀古
宋·释义传
西南山水佳,清游何款款。白云无定踪,飞入长洲苑。空台谁与登,麋鹿去人远。啼月城头乌,风悲易凄断。烂开木芙蓉,寒塘弄清浅。凭虚一徘徊,西飞日何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