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游
青
莲
洞
(
其
一
)
再
入
青
莲
洞
,
阴
森
路
不
迷
。
市
声
听
渐
远
,
禾
稼
出
将
齐
。
水
碓
凭
龙
踏
,
山
梁
有
雉
啼
。
风
清
兼
境
寂
,
真
可
遂
高
栖
。
写景
山水
市景
植物
水碓
动物
雉
情感
赞颂
市井
农村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青莲洞的宁静之旅。首句“再入青莲洞,阴森路不迷”便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洞穴内部的幽暗与静谧,但诗人却能清晰地找到路径,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熟悉。接着,“市声听渐远,禾稼出将齐”两句,通过声音的变化,从外界的喧嚣逐渐过渡到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稻田整齐,生机勃勃,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追求的和谐与宁静之美。“水碓凭龙踏,山梁有雉啼”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生命,水碓仿佛在龙的引导下运转,山梁上的雉鸡也在欢快地啼鸣,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最后,“风清兼境寂,真可遂高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风拂面、环境寂静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享晚年,过上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白鹭亭和人韵
宋·马之纯
一见斯亭喜可知,风来拂拂更清微。青山坐处天开画,白鹭飞时雪满矶。何必搜奇效康乐,正应得句似玄晖。最怜别浦潮生后,须有征帆万点归。
题仕卿侄蕉雨亭
明·陈荐夫
仲容入林不种竹,绕砌芭蕉发春绿。空庭昼静山雨来,??千声碎寒玉。清阴翳翳雨泠泠,疏密同归叶上听。树里飞泉敲暗绿,林间残雪破深青。新苞引翠莹如拭,几阵黄梅苍欲滴。微风忽送半.....
题范文予臞庵卷
明·孙一元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闲居有作
唐·吴融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冯氏书斋小松二首(其二)
唐·王贞白
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
西江月·题洞天清晓图
元·王国器
金润飞来晴雨,莲峰倒插丹霄。蕊仙楼阁隐岧峣。几树碧桃开了。醉后岂知天地,月寒莫辨琼瑶。一声鹤叫万山高。画出洞天清晓。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