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
齿
抒情
怀古
情感
友情
病中自述
赞美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的《寄赠唐宜之兼呈知非道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首句“茫茫廿年馀,一往图自快”描绘了诗人回顾过往二十年的时光,曾经追求个人的快乐与满足。接着,“今来始回首,逢人尽堪拜”则表明诗人如今回望过去,对过往的人和事充满了感激与敬意,仿佛遇见的人都值得他拜谢。“拜罢还致辞,不知双泪滋”描述了诗人表达感激之情时,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情感真挚而深沉。接下来,“谁能药石我,没齿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像良药一样治愈他的心灵,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对友人充满思念。“病夫寻扁鹊,片语容自绐”借用扁鹊的故事,比喻自己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使得到友人的只言片语,也足以让他感到宽慰。诗人诚恳地请求友人倾听自己的私心,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我病胆力薄,我病眼力卑。我病骨力脆,我病愿力雌。”诗人通过自省,认识到自己的胆量、视力、体力和意志力都有所欠缺,这使得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愿力苟不深,扁鹊无可为。”强调了意志力的重要性,认为如果意志力不够坚定,即使有再好的医生也无法治愈内心的病痛。“明知还故纵,悠忽不自持。”诗人意识到自己有时会放纵自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惰窳苟如此,堕落安足疑。”表达了对懒散和懈怠的反思,担心这种状态可能导致自己陷入困境。“感子惠我言,忽惊千钧锤。”诗人被友人的言语深深触动,感觉如同受到重击,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最后,“临风还再拜,千里如见之。”诗人站在风中再次拜谢友人,即使相隔千里,这份感激之情依然深切。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自我剖析。

魏学洢

173首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