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尹
佐
郎
晖
之
上
京
九
月
辽
阳
塞
草
腓
,
朔
风
霜
气
满
征
衣
。
行
人
欲
近
燕
山
宿
,
雁
乳
平
芜
晓
不
飞
。
边塞
写景
离别
其中:
赏析
此诗描绘了辽阳边塞九月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寒冷与荒凉。首句“九月辽阳塞草腓”以“腓”字形象地描绘出九月辽阳边塞上草木凋零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朔风霜气满征衣”一句,将视线转向戍边将士,通过“征衣”这一细节,表现了边关环境的恶劣和戍边生活的艰苦。“行人欲近燕山宿,雁乳平芜晓不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孤寂与静谧。行人在接近燕山时选择停留,而平芜之上,大雁似乎也因寒冷或疲惫而不愿飞翔,营造出一种静默而肃杀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戍边生活艰辛的间接展现,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