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无
伤
瘴
海
南
浮
去
杳
然
,
相
期
犹
在
白
云
巅
。
乡
情
翻
为
友
朋
动
,
古
谊
宁
因
岁
月
迁
。
箕
子
里
中
魂
欲
断
,
越
王
台
畔
屐
将
穿
。
罗
浮
村
月
应
无
恙
,
未
必
梅
花
似
昔
年
。
写景抒情
怀古友情
描述地点的写景
山水
赏析
这首诗《寄无伤》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变迁的感慨。首联“瘴海南浮去杳然,相期犹在白云巅”,开篇即描绘出一幅远离尘嚣、心向高远的画面。诗人身处南国瘴气弥漫之地,却心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仿佛两人的心灵仍能跨越时空,相聚于那片飘渺的白云之上。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白云巅”隐喻心灵的纯净与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颔联“乡情翻为友朋动,古谊宁因岁月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感叹,即使身在他乡,乡愁也因对友人的思念而更加浓烈;而这份深厚的友谊,又岂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两句诗揭示了友情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本质,强调了真挚情感的永恒性。颈联“箕子里中魂欲断,越王台畔屐将穿”,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句的历史文化底蕴。箕子是商末周初的贤臣,曾被纣王囚禁,后流亡朝鲜半岛,其忠诚与智慧广为人知。越王勾践则是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卧薪尝胆,最终复国成功。这两句分别借用箕子与越王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坚韧与复始不息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品格的敬仰与期待。尾联“罗浮村月应无恙,未必梅花似昔年”,以自然景象作为寄托,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罗浮山的月亮依旧明亮,梅花虽已凋零,但希望来年的梅花依然美丽如初。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界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友情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期待,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释函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巧妙融合,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画面。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月夜与蔡济忠曹公会汎舟自水东归
宋·张孝祥
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不知今夜赏,更有几人同。
临洺关李浦珠送酒抵邯郸赋此寄之(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星河云影澹相连,桃叶依然旧渡边。盲女琵琶天宝事,羁人词赋帝京篇。宁知此会为何夕,剩有新愁入去年。始信情根堪万劫,鹊桥今古不桑田。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