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
使
怀古
民俗
佳节
祈禳
忧民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时傩》由元代诗人吴莱所作,通过描绘古代人们在农历新年之际举行驱邪仪式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诗中不仅提到了传统的驱疫仪式,如“桃弧驱灾沴”、“豆砾毙瘅刚”,还巧妙地将这些仪式与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相联系,如“世途颇险盭,人魅更跳梁”,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的忧虑,以及对恢复和传承这些古老仪式的渴望。“自从九鼎没,谁使百怪藏”一句,暗喻了文明的衰落与邪恶力量的滋生,而“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则直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仪式价值的珍视,呼吁人们不应忘记并继续传承这些有助于净化心灵、维护社会和谐的传统习俗。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也蕴含着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过青阳齐丘旧隐(其二)
宋·周南
利尽渔民五季年,谁蠲丁口亩输钱。不将公量收家邑,漫把徵贤改应天。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久居京师感怀诗
唐·费冠卿
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