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初
喜
大
人
回
自
岭
南
遂
携
儿
谔
北
行
送
之
(
其
一
)
乍
喜
吾
亲
返
,
还
携
稚
子
行
。
风
沙
千
里
道
,
雨
露
九
重
城
。
旧
帆
江
潮
远
,
新
装
岭
瘴
清
。
长
秋
官
属
盛
,
去
可
接
簪
缨
。
亲情
送别
山水
季节
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迎接亲人归来,随后又与孩子一同前往岭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旅途的感慨。首句“乍喜吾亲返”,表达了诗人初次见到亲人归来的喜悦之情,一个“乍”字,生动地展现了这份惊喜与激动。接着,“还携稚子行”则透露出诗人不仅自己欣喜,还带着孩子一同踏上旅程,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千里风沙象征着路途的艰难,而九重城则暗示了目的地的遥远与复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旧帆江潮远,新装岭瘴清”则将目光转向了即将离开的场景。旧帆代表过去的旅程,江潮远去象征着离别的不舍;新装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岭瘴清则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这两句既是对过去旅程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最后,“长秋官属盛,去可接簪缨”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前往之地的期待与向往。长秋官属盛意味着目的地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繁华的地方,去那里可以接触到更高层次的社会生活,接簪缨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提升,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亲人团聚与分别的场景,以及旅程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