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
诸
学
童
横
经
叉
手
步
还
趋
,
积
善
方
知
庆
有
馀
。
五
个
小
雏
离
学
院
,
一
行
新
雁
入
贫
居
。
攘
羊
告
罪
言
何
直
,
舐
犊
牵
情
理
岂
虚
。
劝
汝
立
身
须
苦
志
,
月
中
丹
桂
自
扶
疏
。
读书
励志
情感
母爱
写景
秋天
怀古
书院
季节
秋季
鸟
大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学童的教诲与期望,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情感。首句“横经叉手步还趋”,形象地展现了学童在学习时的专注与急切,他们手持经书,步伐紧凑,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接着,“积善方知庆有馀”则强调了积累善行的重要性,善行不仅能够带来当下的快乐,更会在未来收获意想不到的福报。“五个小雏离学院,一行新雁入贫居”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学童们比作离开学院的小鸟,而新雁则象征着新的学童进入贫困的家庭,暗示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传递,不论是在富裕还是贫困的家庭中,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学童的关爱与理解。前者提到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后者则强调了父母或师长对子女或学生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并非虚伪,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挚关怀。最后,“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是对学童的勉励,希望他们树立坚定的意志,努力学习,正如月中的丹桂,虽然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但依然能茁壮成长,散发出芬芳。这不仅是对学童个人成长的期待,也是对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即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引导,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价值,绽放光彩。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寄钱允吉
元末明初·蓝智
故人七月海南来,言向蓟州省亲去。故垒荒台秋正深,断雁残鸦日云暮。吴中风味誇莼鲈,舟过钱塘酒屡酤。钱王铁箭江上有,子胥怒涛天下无。王事有程须早发,别家又是中秋节。平生意气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