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云
寺
次
罗
竦
韵
路
转
羊
肠
望
眼
舒
,
篮
舆
更
入
道
人
居
。
千
林
黄
叶
新
霜
后
,
四
面
青
山
夕
照
馀
。
幽
梦
乍
惊
鱼
鼓
响
,
小
诗
闲
向
竹
窗
书
。
炉
烟
茗
碗
匆
匆
话
,
已
觉
人
间
万
象
虚
。
写景
山水
写景兼幽梦
写
秋日写景
寺庙生活
闲适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开篇"路转羊肠望眼舒,篮舆更入道人居"两句,写出了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视线逐渐开阔,终于来到一处僧侣栖息之地,这里既有自然美景,也有人文生活的宁静。接着"千林黄叶新霜后,四面青山夕照馀"两句,景物转向深秋,树林中的黄叶在初霜之后更加明亮,而四周的青山在傍晚时分被温柔的阳光所笼罩,显得格外温馨。诗人在这宁静中也会有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瞬间,"幽梦乍惊鱼鼓响"一句,描绘了梦醒时的情景,那种突如其来的惊醒宛若听到了渔人的敲打船板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不禁提笔写下自己的小诗,以此消磨闲暇。"小诗闲向竹窗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生活的满足感。最后两句"炉烟茗碗匆匆话,已觉人间万象虚"则写出了与友人围坐炉边,品着茶水,谈论世事,感觉到人生诸多纷扰皆为虚幻。这里的"匆匆"一词,用来形容言语的流利和情感交流的温馨,而"已觉人间万象虚"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悟透红尘的哲学思考。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
明·文徵明
腥红簇簇试榴花,四月江南恰破瓜。山鸟初闻脱布裤,美人能唱《浣溪沙》。方床睡起茶烟细,矮纸诗成小草斜。为是绿阴将结夏,两旬风雨洗铅华。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
宋·文同
七盘云道与云浮,下见高林压县楼。览景莫能陪后乘,临风空自忆前游。已闻去日谋诗席,更羡归时就钓舟。好句定知酬不得,尽将奇诡入冥搜。
谢陈国宾见寄
元末明初·叶颙
陈兄遗我山中诗,随风落空成珠玑。寒光绕壁夜窗紫,清声响涧山泉飞。杜陵去后天无功,飘飘千古遗悲风。老兔入云霄汉黑,大龙上天江海空。知君笔有万牛力,追转风骚气无敌。辞丰意远欲.....
寺中侨居
宋·曾原一
懒出前山去,得闲唯访僧。窗寒依瘦石,屋老络枯藤。赴饭听堂鼓,看书傍佛灯。西南有孤塔,扶杖亦时登。
滕王阁
宋·蔡戡
杰阁峥嵘枕古城,公馀扶病一登临。西山拄笏增诗兴,南浦飞帆动客心。白鸟去边迎落日,青林断处认遥岑。摩挲石刻空三叹,吏部文章绝古今。
寄茂枯林上人
元·朱晞颜
吴山一何丽,湖水清且瀰。天高灏气浮,我行适其时。陂长秋意住,蘋末来清飔。扁舟日来往,薄宦焉能羁。山中耆旧人,吟啸相追随。茶笋尽禅味,风月多襟期。胡为滞江表,一钵营朝饥。何.....
湖上杂诗(其六)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玉树缤纷俨作行,琼轩临水碧茫茫。更无人处凭虚几,只荐秋兰一朵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