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小
病
同
心
石
师
强
至
山
寺
寺
门
秋
竹
冷
烟
扉
,
石
路
欹
斜
在
翠
微
。
领
略
心
情
忘
我
病
,
寂
寥
光
景
见
人
稀
。
欲
题
古
壁
花
生
眼
,
久
坐
荒
苔
藓
透
衣
。
应
笑
学
空
多
岁
月
,
个
中
还
挂
往
来
机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寺院写景
病中抒怀
怀古抒情
赏析
这首明代宗乘所作的《秋日小病同心石师强至山寺》诗,描绘了秋日山寺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寺门秋竹冷烟扉”以“冷烟扉”三字,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秋竹与之相映,更添几分萧瑟之意。接着,“石路欹斜在翠微”一句,通过“石路”与“翠微”的结合,展现了山寺环境的自然之美,同时“欹斜”二字又赋予了道路一种动态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领略心情忘我病,寂寥光景见人稀”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转变——从病痛中解脱出来,沉浸在宁静与孤独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释放。这种忘我的状态,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欲题古壁花生眼,久坐荒苔藓透衣”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想要在古老的墙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却因长时间的静坐,衣物被苔藓浸透。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应笑学空多岁月,个中还挂往来机”两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思考。诗人似乎在笑自己在空洞的岁月里,仍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心中还存有对世事的计较与机巧。这样的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寺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静美而富含哲理的画面,引人深思。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夜句三首(其一)
宋·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