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修仙
炼丹
自然
修炼

赏析

这首元代牧常晁的《临江仙》是一首修炼道教丹道的诗。诗人以炼丹的隐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与天真的渴望。"打破阳炉阴鼎"象征着摒弃世间杂念,"跃番黑汞红铅"暗指修炼过程中的转化和提炼。"龟蛇龙虎总虚言"则指出这些外在象征并非本质,真正的修炼在于"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即去除六识与四大执着。"有个天然真一种"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然本性,而非心肾玄妙之说,"非心非肾非玄"表明超越了形而下的概念。"不容口意识情传"进一步强调修炼要摒弃一切言语和情感的干扰。最后,诗人以"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总结,表达通过这种修炼能达到超凡入圣的境地,成为大罗金仙。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精髓,以及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猜您喜欢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宋·陈楠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杂曲歌辞·树中草
唐·李白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再次前韵和治芗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背嵬之军顺昌帜,先声夺人畴不识。不数永嘉八面锋,合撰会昌一品集。天生橡笔擅高文,自织锦机精句律。大才从来难为用,心恻寒泉渫不食。徽之诗句上屏风,玉局恩知超荐汲。戴花尧叟生.....
谢师恩·赠众道友二首(其二)
元·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金液还丹歌(其三)
唐·元阳子
神水华池世所稀,流传不许俗人知。还将世上凡铅汞,相似令教人不疑。
颂古四十首(其三十)
宋·释守珣
无寒暑处洞山语,多少禅人迷处所。寒时向火热乘凉,一生免得避寒暑。
孙宾叟道人
宋·苏辙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鄂渚悟道歌
唐·吕岩
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阴云一布遍长空,膏泽连绵滋万物。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数篇奇怪文入手,一夜挑灯读不了。晓来日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