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登
郡
楼
望
赞
皇
山
感
而
成
咏
昔
人
怀
井
邑
,
为
有
挂
冠
期
。
顾
我
飘
蓬
者
,
长
随
泛
梗
移
。
越
吟
因
病
感
,
潘
鬓
入
愁
悲
。
北
指
邯
郸
道
,
应
无
归
去
期
。
秋日写景
怀古抒情
思乡情感
地点赞皇山
季节秋天
秋日山水
人生感慨
译文
过去那些离乡求仕的人,他们也时常怀念自己的家乡,但是,他们最终都能在功成名就之后辞官荣归故里。
叹息自己的仕宦未遇,以致虽然暂得返乡,却不能久留,还要为仕途而继续奔逐。
我年来多病,常常产生思乡之情;鬓发发白,但未曾建功立业,愈发感到失意。
马上又要离开故乡,这一去归乡无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壮志实现,功成名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两句通过古人的故事,说明人们常常因为某些原因留恋于家乡。"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则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没有固定的居所。接着的"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两句,透露出诗人因为生病而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秋天到来时增添的悲凉情绪。头发脱落(潘鬓)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老迈或哀伤,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流离失所状态的一种隐喻。最后,"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表达了诗人面向北方的邯郸古道,却没有返回故乡的打算,或许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或者是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放弃。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之情和现实困顿的抒情诗。
李德裕
152首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您喜欢
秋日怀弟
明·谢榛
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题沈令瞻松卷
明·薛瑄
底处知君忆所天,瞻松终日涕涟涟。春翻时雨情何极,秋洒凉风兴慨然。鸟语故巢天欲曙,鹤来沧海月初圆。此情欲问何时尽,直到苍苍化石年。
发南浦
明末清初·彭孙贻
渺渺西风引素波,片帆南浦入烟萝。空城木叶惊秋早,故国浮云带雁过。白发暗生江月满,青山无主夕阳多。天涯游子增哀怨,肠断吴西啰唝歌。
秋日杂诗(其二)
清·田肇丽
秋夜不能寐,况是潇潇雨。滴沥声未歇,唧唧蛩音缕。辗转听萧瑟,苦忆东坡语。老泪来何从,残梦去无绪。数漏怀远人,落帆在何许。
秋日杂兴五首选三(其一)
清·李宪噩
日入庭户暗,蟋蟀鸣前楹。初月含冷光,星汉皎互明。微风生树闲,始觉单衣轻。沈沈万籁静,忽忽念有生。弱冠耽书史,摧折期所成。壮岁不自立,日月忽已更。短韵何寂寥,聊以寄我情。当.....
秋日杂兴三首(其二)
元末明初·陈基
关山摇落雁飞迟,江汉飘零有所思。倦客自怜苏季子,故人谁问介之推。露催络纬窗间织,风缉蟏蛸户外丝。独荷慈亲念游子,倚门日日数归期。
秋日书怀
宋·张舜民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秋暮书怀(其一)
宋·张舜民
秋日平凉客,栖迟泮水间。家贫思得禄,性懒要长閒。欹枕时闻雁,登城忽见山。征西旧时将,大半发毛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