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歌咏物事
舞容美态
佳节风物
情景交融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贵族宴游的场景,以铃斋为背景,展现了士大夫阶层的闲适生活。"无讼宴游频"体现了当时社会相对安定,官员们在公务之余频繁地举行宴会游乐。"罗绮簇簪绅"则描绘了华丽的服饰和热闹的人群,显示出宴会的奢华与热闹。词中的主人公施朱傅粉,形容面容之美,丰肌清骨,气质纯真自然,展现出一种青春活力和未经雕琢的美。"舞裀歌扇花光里"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舞者在花光中轻盈起舞,歌声与扇影交织,如同雪花翻飞、行云流走般动人。然而,随着宴席的渐入尾声,"绮席阑珊,凤灯明灭",繁华背后透出一丝落寞,暗示着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期待。"谁是意中人"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迷茫与渴望,留下了一抹淡淡的遗憾和寻觅之情。总的来说,这首《少年游》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宴游图,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于情感归宿的深深思索。

柳永

218首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