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秋节
重阳节
写景
城市
南楼
平仄对仗
秋天的氛围
生活写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杰在重阳节(九日)阴沉天气中登楼远眺的情景。他虽然因为天气原因而有些犹豫是否远行,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南楼,这里与骑台相接,显得豪迈。轻风微拂,吹落了他的帽子,他并不介意,反而欣赏着这种随意。在繁忙的市场之上,他登高望远,心境得以提升。在和平的烽火台上,人们为他送上美酒,而在闲暇之余,他还兴致勃勃地在糕点上题字留念。登高归来,他心中仍充满对美好时光的回味,甚至折下黄花,让它映照在自己的鬓发间,寓意岁月流逝,增添了几分人生的感慨和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猜您喜欢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唐·赵嘏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壬辰重九即席
宋·韩琦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木兰花慢·重九
清末近现代初·聂树楷
年年重九日,循故事、说登高。笑胆怯刘郎,诗名空负,字怕题糕。参军偶然帽,便龙山千古诩风标。输与归来元亮,东篱一盏陶陶。无聊。老却吾曹。拈竞病,尽推敲。纵人遇催租,付之一笑.....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一)
唐·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