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泰
山
今
年
初
出
承
明
班
,
折
腰
从
政
青
徐
间
。
神
州
二
月
雨
新
霁
,
我
来
万
里
观
名
山
。
名
山
泰
岱
连
云
上
,
邹
峄
徂
徕
郁
相
望
。
晨
霞
仿
佛
见
丹
崖
,
旭
日
曈
昽
射
青
嶂
。
羽
服
逍
遥
山
际
行
,
垂
萝
磐
石
渐
回
萦
。
乔
木
千
章
寒
谷
秀
,
阴
泉
百
道
晓
虹
明
。
玄
都
太
古
瑶
台
在
,
石
室
丹
炉
长
不
改
。
中
林
迢
递
蹑
天
门
,
五
色
芙
蓉
耀
光
彩
。
东
极
群
真
鸣
佩
环
,
招
摇
玉
女
开
金
关
。
苍
龙
飞
去
溟
海
阔
,
黄
鹤
下
唳
清
风
还
。
奎
壁
祥
光
生
缥
缈
,
日
观
扶
桑
擘
昏
晓
。
登
临
今
日
九
州
同
,
顾
视
宁
论
万
山
小
。
名
岳
齐
天
天
下
知
,
斋
宫
虔
洁
閟
灵
祇
。
宝
鼎
椒
兰
腾
馥
郁
,
芝
楹
华
盖
仰
葳
蕤
。
祠
宫
祝
釐
朝
击
鼓
,
玉
童
吹
笙
双
凤
舞
。
鲁
祊
秦
祀
变
浮
云
,
后
土
精
灵
夜
相
语
。
功
成
世
世
来
登
封
,
明
堂
骏
奔
朝
岱
宗
。
翠
华
行
处
入
归
鸟
,
樛
木
尽
亚
随
飞
龙
。
微
茫
玉
简
无
人
识
,
绿
坛
阴
洞
秋
声
急
。
但
闻
松
乔
遗
素
书
,
我
欲
因
之
蜕
凡
骨
。
绝
顶
玄
芝
应
再
生
,
神
游
早
愿
抛
尘
缨
。
笑
骑
苍
兕
骖
太
乙
,
稽
首
银
台
超
上
清
。
写景
山水
赞美
登泰山
名胜
秋景
抒情
怀古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哲的《游泰山》,描绘了作者初入仕途后游览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对道教仙境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如泰岱云端、邹峄徂徕的连绵山势,以及日出时的霞光和山间的仙踪。诗人穿着羽服,逍遥于山间,欣赏着乔木、阴泉、瑶台、石室等神秘景象,感受到道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诗中还融入了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引用,如“东极群真”、“黄鹤清风”等,增添了神秘色彩。作者表达了对泰山的崇敬,认为它是名岳齐天,神圣不可侵犯。在祭祀活动中,乐舞升腾,香烟缭绕,体现了人们对泰山神灵的虔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愿望,希望能在泰山的绝顶之上,修炼成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泰山的热爱和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黄哲
76首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