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怀
绿
写景
怀古
情感
节气
节庆
佳节
自然赞美
地方赞美
离别送别
人生哲理
酒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聚会,以“消寒会”为主题,寓意驱散寒冷,温暖人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聚会的热烈氛围与参与者的精神风貌。首句“重举消寒会”,点明了聚会的目的和传统,强调了这一活动的延续性和重要性。接着,“如开选佛场”一句,以佛教的选佛场比喻聚会的庄严与神圣,暗示了参与者内心的纯净与追求。“官绅同入座,裙屐共升堂”描绘了聚会的广泛参与,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汇聚一堂,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融合与和谐。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倚马今儒将,图麟古热肠”等诗句,赞扬了参与者的智慧与热情,他们不仅在军事上是儒将,在情感上也是热忱的智者。“指挥安要塞,谈笑镇岩疆”进一步展现了参与者在不同领域的卓越才能,无论是战略部署还是轻松交谈,都能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镇定自若的态度。这些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聚会中的领袖魅力和团队精神。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归耕将解组,留别且称觞”等诗句,表达了对老友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聚会结束后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合力绥全境,馀閒发锦囊”等句子,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在闲暇之余继续探索知识的热情。整首诗以“蓉城无反侧,莲幕有贤良”等诗句,赞美了聚会地点的安宁与人才济济,以及对地方治理的肯定。通过“内史书尤美,屏山泽孔长”等句子,进一步强调了文采与道德修养的并重。最后,“汉家瓜瓞盛,楚泽芷兰香”等诗句,以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景。全诗以“吾侪酬酢忙”等句子收尾,表达了对聚会中交流与互动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欢乐,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是对传统聚会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友谊、智慧与和谐的赞美。

祝廷华

304首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您喜欢

山村独酌
宋·陆游
腰剑如今不换牛,固应万事一时休。孤舟惯作潇湘梦,骏马宁思鄠杜游。毁誉要须千载定,功名已向隔生求。石帆山下秋风晚,买酒看云自献酬。
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罢兴国令宿皇恐滩有诗云倦客逢长至扁舟泊远滩居常谙寂寞童稚笑相欢后十七年自成均谒告还乡是夕沿斡宿新淦寺有感赋此
宋·黄彦平
去年度长淮,霜月照孤驿。今年适异县,香雾依禅寂。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生男当门户,堕地要膂力。抚我谓我臧,诲我以文术。宁知事大谬,木拱玄尚白。百.....
立春日试笔呈元播府推时举经历(其二)
元·朱晞颜
东风一夜泮冰澌,晓日移春上故枝。朱户泥金题翠墨,玉盘纤手弄青丝。老将岁月销衰鬓,閒与江山觅好诗。剩办春晴供胜集,从今挑菜不须迟。
双调·山鬼
元·阿鲁威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狸,窈窕周流。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谁与同游?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猿夜啾啾,风木萧萧,公子离忧。鸱夷后那个清闲,谁爱雨笠烟蓑,七里.....
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明·刘崧
重门高键拥层基,古柏高槐荫近墀。瘦马来衔庭下草,乳鸦争夺树头枝。边城讼牒投何简,公府邮书报不迟。饱食频年无补报,春风消得鬓成丝。
九日有感
清·徐庭翼
难留佳节去匆匆,悲掩柴扉叹道穷。三径荒凉烽火后,一樽懒把寂寥中。疾风惊断哀鸿侣,暴雨娇添蔓草丛。四十一年成底事,黄花对我笑篱东。
酹江月·次梅隐丈生旦感怀
元·蒲道源
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但愿身强余庆在,.....
谒云蓝山先越公墓
宋·汪宗臣
此生未展云蓝墓,郁郁甘棠孙子情。今度忽为寒食客,欣欣乔木岁时荣。尧天日月重光显,越国江山几变更。回首千年有归鹤,练溪新涨匝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