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一
月
二
十
八
日
陈
令
分
寄
梅
花
数
枝
为
赋
两
绝
句
(
其
二
)
一
枝
淡
静
玉
无
痕
,
便
觉
萧
娘
气
味
村
。
旋
汲
清
泉
滋
蓓
蕾
,
小
窗
留
待
月
微
昏
。
写花
梅花
抒情
冬日
情景
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幕,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高雅情操。首句“一枝淡静玉无痕”,以“淡静”形容梅花的姿态,如同温润的玉石般不显张扬,却自有一份静谧之美,暗示了梅花在冬日里的孤高与清冷。接着,“便觉萧娘气味村”,这里的“萧娘”可能是指梅花的香气,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将梅花的香气与女子的气质相联系,赋予了梅花一种女性化的柔美与清新,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依然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第二句“旋汲清泉滋蓓蕾”,描述了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梅花的美丽,亲自去汲取清澈的泉水来滋润梅花的蓓蕾,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爱。通过“旋汲”这一动作,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即时关注与呵护,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最后一句“小窗留待月微昏”,则将画面定格在了一个温馨而略带神秘的场景中。诗人选择在小窗前等待月色微昏时分,似乎是为了在那一刻与梅花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或是享受月光下梅花别样的风姿。这一句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持久欣赏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李光
522首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