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春景
赞美
祈雨
田园
喜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降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雨水滋润下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与对民众福祉的关怀。首联“随车甘雨应精祈,乐岁礼年喜有期”,以“车”象征着人力与工具,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虔诚祈求,预示着丰饶之年的到来,充满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与喜悦。颔联“草色青青连粟垄,竹声细细想荷池”,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生动展现了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青青的草地与连绵的粟田相映成趣,细竹轻摇仿佛在诉说着荷塘的宁静与美好,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画卷。颈联“欣逢山路花开日,正值田家酒熟时”,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山路花开,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复苏,也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时刻。正值田家酒熟,既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也暗示了邻里间的温馨与共享。尾联“准拟明朝风日好,野桃应有未开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虽然今天已见风雨后的清新与希望,但诗人仍对未来充满信心,期待明天风和日丽,野桃树上定会有未绽放的花朵,预示着更多的生机与可能。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光

522首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