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穿
节日
七夕节
抒情
写景
怀旧情感
爱情

赏析

这首诗《次韵七夕》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犊鼻长挑竹杖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行走在自然中的隐士,手持竹杖,虽未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但内心向往着清静的生活。接下来,“未能免俗想清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西来谁遣青禽至,仙去还乘白鹤游。”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意象,青禽和白鹤分别象征着使者和仙人,暗示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遐想与向往。而“天上欢娱才瞬息,人间恩爱漫绸缪”则对比了天界短暂的欢乐与人间长久的缠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情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最后,“穿针乞巧真儿戏,曝腹庭中更可羞。”这两句通过描述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女子们穿针乞求心灵手巧,以及男子在庭院中晒肚皮的活动,既展现了节日的趣味性,也暗含了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反思,或许在诗人看来,这些行为虽有趣,却也略显轻浮或不庄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和情感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超凡与世俗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与情感复杂性的深刻感悟。

李光

522首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