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赠别
隐逸情怀
怀才不遇
人生哲理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名为《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洁品格的赞赏。"秪拟应星眠越绝,唯将丽什当高勋。" 这两句通过天体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方干的仰慕之情,将其才华比作璀璨之星,睡在越国古城中,暗示着方干的人品和学问都是非凡的。"磨砻清浊人难会,织络虚无帝亦闻。" 这两句则通过磨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方干高洁人格的赞叹,即使是古代圣明的君主也能听到他的美名。"鸟道未知山足雨,渔家已没镜中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山中的鸟不知路径、渔人的家宅已经隐于水中的景象,表达了对方干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时莫为三徵起,门外沙鸥解笑君。"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祝愿,不要让世间的纷扰打扰你的心境,即使门外有沙鸥嬉戏的声音,也只是在笑你这份超脱尘俗的心态。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高评价,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曹松

142首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