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元
宵
真
是
可
怜
宵
,
独
对
孤
灯
坐
寂
寥
。
不
是
斋
居
能
养
性
,
嗔
心
几
被
雪
风
摇
。
节日
思乡情感
怀旧抒情
冬季景象
孤单伤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中一个孤独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节日热闹与个人寂寞之间的鲜明对比。首句“元宵真是可怜宵”,以“可怜”二字开篇,直接点出了元宵节对于诗中人物而言并非喜庆而是略带哀愁的时刻。元宵节本是团圆、欢庆的日子,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但对于独自一人的人来说,这样的夜晚反而显得格外孤单和凄凉。接着,“独对孤灯坐寂寥”一句,画面感十足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元宵之夜独自面对一盏孤灯,周围一片寂静的情景。孤灯不仅照亮了眼前的黑暗,也映照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营造了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斋居,即清修、静思的生活方式,通常被认为有助于修养性情。然而,在这个元宵之夜,主人公却未能从孤独中解脱,甚至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些许嗔怒的情绪。这里的“雪风”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寒冷与压力,暗示了主人公在面对孤独时内心的挣扎与不平静。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色下孤独个体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传统节日背后的人情冷暖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节日的诗歌,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处孤独与挣扎的深刻探讨。
李贽
148首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您喜欢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唐·白居易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烛影摇红·甲寅除夕
清·况周颐
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往事思量莫再。隔朦胧、金炉翠霭。为谁诗鬓,苦恨消磨,年年春在。鬯好屠苏,引杯不分愁如海。椒红柏绿总依然,谁念朱颜改。.....
蝶恋花·壬戌除夕
清·李佩金
红烛笼香檀篆细。杂坐离欢,倍是愁滋味。爆竹声中愁去未。明朝又恐从新起。最忆当年今夕事。柏酒春盘,灯下藏钩戏。斜倚屏山无限意。不情不绪清清地。
子文致君九日用安字韵聊亦同赋
金·郝俣
旅食京华秋又残,旧游真似梦槐安。閒居浪说重阳好,尘世端知一笑难。黄菊已堪增怅恨,白衣无复慰荒寒。马头明月应相笑,依旧红尘满客鞍。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谩兴(其一)除夜
明·虞堪
出门无路达天衢,谩拥寒衾咄咄书。岁月又随更漏尽,半生孤愤不能除。
霜花腴·九日,独游西郭废园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绣篱淡菊,怨粉烟,无人漫理秋妆。廊断蜂喧,渚清禽睇,一般为了重阳。醉题懒商。怕旧情、无此凄凉。记年时、梦落家园,种花招蝶展寒塘。曾约翠微高处,叹危梯百尺,暗蘸愁觞。悬酒车.....
金山九日
明·任环
佳节逢重九,孤踪寄海涯。自怜犹墨绶,多病已黄花。欲问南来雁,那堪此际笳。夜深眠不得,移枕听慈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