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情感
怀古寄思
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洛阳城中寓居的孤独感受。"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客,在洛阳感到自己被理解和认同,这里的“夫子”可能是对朋友或知己的亲切称呼。接下来的"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周围人的冷漠不感所产生的失望,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友情和理解。在夜晚,诗人的这种孤独感愈加强烈,"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通过对比自己与夜晚寂静中栖息于树林中的鸟儿,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最后,"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则是在月光下,诗人听到了远处锤炼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夜晚生活的描绘,也可能是他内心对于某种工作或生活节奏的一种向往。整首诗通过静谧而又深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诗人在冬夜寓居中的孤独图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与理解的渴望。

綦毋潜

23首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猜您喜欢

陵阳送客
唐·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满庭芳·张沚莼丈索观近词,见和闰清明作,依韵赋答,感音而言,不自知其凄咽也
清末近现代初·吴昌绶
罥屋花狂,侵帘草暗,绿章拟诉通明。留春无计,倦策玉骢行。依约啁啾翠羽,梦醒来、都是愁声。芳菲歇,碧云天际,谁遣此时情。苍茫家国思,几多絮语,凭仗流莺。剩新亭涕泪,霜鬓彫零.....
高阳台·初夏有怀
清·邓瑜
花雨消红,苔烟锁碧,果然如水流年。物候惊心,无端离思相牵。天涯咫尺人千里,觅封侯、未整丝鞭。问归期,幼女娇憨,絮语缠绵。零愁碎恨星星记,且和衣倚枕,转侧无眠。梅雨溅寒,声.....
漫兴
明·王佐(汝学)
徘徊复徘徊,几度孤城暮。不见远人来,望断南桥路。
探梅
宋·黎廷瑞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天街未省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琥珀浓倾酒.....
摊破浣溪纱.依南唐元宗体
清·姚燮
心比风枝堕叶轻。梦随沙路夕烟冥。呜咽玉门笳里曲,不堪听。露堡荒鸡三里接,霜天羸马五更行。那有当年明月底,柳枝青。
送人归省
明·王汝玉
新沐天恩拜玉墀,宫衣荣映綵衣时。仍从东浙家乡去,应咏南陔孝子诗。白下馀花香未歇,赤城芳树绿初滋。知君恋阙丹心切,良会须先露冷期。
便道还乡阅月赴任和诸士大夫赠章(其二)
明·区元晋
滇云东泛楚江明,两月难消六载情。执袂忽惊离远道,逢时何敢负苍生。梧桐月上三山朗,棠荫春深奕叶清。珍重赠词皆锦绣,岂徒言语侈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