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鸿
写景
思乡
边塞
抒情
秋天
节制的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联“平畴一望黍禾稀,远树峰峦天外微”,开篇即展现了一片辽阔的田野,黍禾稀疏,远处的树木和山峦在天边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颔联“水国虾留当鲙鲊,乡园桑尽典秋衣”,转而描述了水乡的生活景象,虾留供人食用,乡间的桑树被典当换取秋衣,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蕴含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颈联“连翩羽檄荒林下,绎络徵书塞上飞”,通过“羽檄”和“徵书”的描绘,展现了战乱时期的信息传递,荒林下的急报和塞上的征书,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尾联“可是三分才溢额,那知鸿雁野号归”,以“鸿雁”作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回归的渴望,虽然现实中的困难重重,但内心仍怀揣希望,期待着国家的安定与人民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细节及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吕本中

1360首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