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仲
安
别
后
奉
寄
出
门
送
君
时
,
一
步
再
徘
徊
。
虽
云
非
远
别
,
念
与
始
谋
乖
。
欲
求
连
墙
居
,
故
作
千
里
来
。
君
今
不
我
待
,
欲
跨
洪
沟
回
。
我
独
滞
一
方
,
后
会
良
未
谐
。
冬
初
风
浪
息
,
蛟
龙
深
蛰
雷
。
其
如
中
原
盗
,
所
至
尚
扬
埃
。
子
行
莫
夷
犹
,
恐
致
狼
虎
猜
。
胡
人
更
远
适
,
畏
死
投
烟
霾
。
皇
天
久
助
顺
,
似
不
及
吾
侪
。
独
以
智
力
免
,
宁
有
此
理
哉
。
因
书
寄
苦
语
,
亦
以
谢
不
才
。
新
春
好
天
色
,
指
望
妖
氛
开
。
即
当
候
归
艎
,
取
酒
寻
尊
罍
。
欣
然
得
一
笑
,
便
足
禳
千
灾
。
豫
章
百
里
远
,
可
以
慰
客
怀
。
须
君
起
我
病
,
同
上
徐
孺
台
。
离别
送别
写情
寄言
景色
节令
地点描述
冬景
朋友情感
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与仲安别后奉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离别的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首句“出门送君时,一步再徘徊”,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每走一步都难以割舍,反复徘徊。接着,“虽云非远别,念与始谋乖”两句,虽然知道这次分别不算太远,但心中却感到与友人最初的约定已经有所违背,流露出一种微妙的失落感。“欲求连墙居,故作千里来”,诗人想象如果能与友人相邻而居,那么即使远隔千里也愿意前来相聚。然而,“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沟回”,友人却不能等待,诗人只能返回,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遗憾。“我独滞一方,后会良未谐”,诗人独自留在原地,未来再次相聚的机会似乎并不乐观。接下来,“冬初风浪息,蛟龙深蛰雷”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希望友人旅途平安无恙。“其如中原盗,所至尚扬埃”则表达了对友人可能遭遇盗贼的担忧,担心友人在旅途中受到伤害。诗人劝告友人“子行莫夷犹,恐致狼虎猜”,要谨慎行事,以免招致不必要的危险。“胡人更远适,畏死投烟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旅途中的风险,尤其是面对异族时的恐惧。诗人感慨“皇天久助顺,似不及吾侪”,尽管上天常常帮助那些顺从的人,但对于自己和友人来说,似乎并未得到同样的眷顾。最后,“独以智力免,宁有此理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和友人能够凭借智慧和勇气免于灾难的期望,同时也对命运的不公表示了一丝无奈和质疑。“因书寄苦语,亦以谢不才”则是诗人通过写信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歉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顺利的期盼,希望春天的好天气能驱散一切阴霾。“即当候归艎,取酒寻尊罍”预想友人归来时的情景,诗人将准备酒宴以迎接友人,共享欢聚之乐。“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灾”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来的喜悦,认为这足以抵消一切可能的灾祸。“豫章百里远,可以慰客怀”提到距离虽远,但诗人的心意可以慰藉友人,表达出深厚的友情。“须君起我病,同上徐孺台”则是诗人希望友人能帮助自己恢复健康,并一同前往名胜古迹,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吕本中
1360首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