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居
诗
(
其
十
九
)
青
山
一
坐
万
缘
休
,
努
力
应
须
与
古
俦
。
散
诞
襟
怀
因
绝
趣
,
消
疏
活
计
为
无
求
。
花
明
小
砌
和
春
月
,
松
暗
前
轩
带
雨
秋
。
景
像
自
开
还
自
合
,
怡
然
何
必
更
忘
忧
。
写景
山水
秋天
抒情
励志
怡然自得
花
春月
松树
景像自开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所作的《山居诗》其十九,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首句“青山一坐万缘休”表达了诗人置身于青山之中,将尘世纷扰抛诸脑后,达到了心灵的宁静。第二句“努力应须与古俦”则强调了诗人追求与古代隐士相似的淡泊生活态度。接下来,“散诞襟怀因绝趣”描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心胸,因为山居生活的独特趣味而更加开阔。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消疏活计为无求”,这种无欲无求的态度使得生活更为闲适自在。“花明小砌和春月,松暗前轩带雨秋”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山居美景:春天的小径旁花朵盛开,映衬着明亮的月光;秋天的松林在雨后显得幽深,增添了静谧的秋意。最后,“景像自开还自合,怡然何必更忘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怡然自得,无需再去刻意忘却忧虑,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追求。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