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边塞
写怀抒情
亲情思乡
哲理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写怀寄舍弟(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除书何足问"一句,反映出他对朝廷任命文书的不屑,认为这些并非他所追求的重点。"已自乞归耕"直接表明了他渴望回归田园,过上躬耕自食的生活。"不必山公启,俱先海内名",这里运用典故,暗示自己并不希望建立显赫的名声,而是希望能过上与世无争的日子。"鼓鼙秋转急,幕府岁仍更"描绘出战事频繁、官场人事变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这种动荡生活的厌倦。最后两句"赖有疏慵在,犹堪寄此生",则流露出诗人庆幸自己性格疏懒,这样的性情使他能够适应并安于田园生活,足以度过余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