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坐
无
赖
阅
杂
册
花
草
禽
鸟
凡
十
六
色
各
成
一
绝
漫
题
其
后
(
其
五
)
萍
洞
庭
天
阔
月
横
斜
,
浪
打
风
惊
自
叹
嗟
。
少
日
风
光
君
莫
问
,
至
今
情
性
似
杨
花
。
写景
山水
抒情
情感
思乡
秋节
夏时景物
湖面景物
月色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洞庭湖上月夜风浪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洞庭天阔月横斜”以广阔的洞庭湖为背景,一轮斜月悬挂空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次句“浪打风惊自叹嗟”,描绘了湖面波涛汹涌,风声呼啸,诗人内心不禁发出感叹与叹息,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接着,“少日风光君莫问”,转而反思往昔的美好时光,似乎在提醒读者或自己不要过于怀念过去,因为那些美好已逝去,无法再寻回。“至今情性似杨花”则以杨花随风飘散的形象比喻,暗示了人情世事的无常和易逝,如同杨花一样,虽轻盈美丽,却难以持久。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