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
关
虚
自
群
喧
草
大
还
,
不
多
青
眼
畏
尘
寰
。
由
他
国
士
谁
谋
国
,
若
个
山
人
肯
往
山
。
长
病
医
方
无
胜
懒
,
渐
贫
生
计
莫
如
悭
。
地
垆
榾
柮
煨
生
芋
,
风
雨
萧
萧
且
闭
关
。
抒情
写景
情感
秋节
冬日
励志
医病
养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闭关》。诗中,诗人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自我封闭的生活状态。首句“虚自群喧草大还”,形象地写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宁愿选择孤独而非随波逐流。次句“不多青眼畏尘寰”,表达了他对尘世的畏惧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由他国士谁谋国,若个山人肯往山”两句,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认为真正关心国家的人寥寥无几,而自己则选择了隐逸山林的生活。接下来,“长病医方无胜懒”,诗人以身体多病为由,表达出对繁琐生活事务的懒散态度,而“渐贫生计莫如悭”则揭示了生活的困窘,但他宁可节俭度日,也不愿改变现状。最后两句“地垆榾柮煨生芋,风雨萧萧且闭关”,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独自在简陋的环境中煮食生芋,任凭风雨交加,足见其决心坚守内心的选择,与世隔绝。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世贞在政治动荡时期对于个人隐逸生活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