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比
部
吴
枢
季
之
金
陵
时
舍
弟
在
仪
部
东
山
六
月
下
何
迟
,
此
去
风
流
建
业
知
。
行
李
夜
投
朱
雀
巷
,
墨
花
秋
染
白
云
司
。
棠
阴
故
郡
迎
舟
出
,
槐
色
清
人
抱
案
移
。
欲
觅
阳
春
春
署
在
,
侬
家
团
扇
是
新
词
。
送别
咏物
地点
抒情
秋天的景色
怀古
赞美
官场写实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送比部吴枢季之金陵时舍弟在仪部》。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吴枢季前往金陵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旅途中的期待与祝福。首句“东山六月下何迟”,以东山六月的晚降雨点出离别的季节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此去风流建业知”一句,既是对友人前往金陵的祝愿,也暗含对友人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赞赏。“行李夜投朱雀巷,墨花秋染白云司”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情景。夜晚投宿于朱雀巷,仿佛墨花在秋天的白云司中绽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的行旅生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深深关切。“棠阴故郡迎舟出,槐色清人抱案移”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在旧城的棠树下迎接友人的船只,槐树的绿色给人以清新之感,友人将案卷搬移到新的地方,这些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最后,“欲觅阳春春署在,侬家团扇是新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而自己则以团扇为载体,创作出新的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