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抒情
闺怨
春天
咏物
柔情细腻

赏析

这首《浣溪沙·闺思》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细腻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微妙与复杂。首句“金博山头半吐烟”,以博山香炉为喻,烟雾缭绕,象征着女子内心的思绪如烟般轻盈而缥缈,既暗示了情感的朦胧,也预示了后续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次句“玉凌波底未舒莲”,将女子比作未绽放的莲花,身处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下,还未展露其美丽与娇艳。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的静美,也隐含了她内心的期待与不安,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契机或情感的触动。“韶光悄悄恨绵绵”一句,点明时间的流逝与女子情感的绵长。韶光,即美好的时光,悄悄流逝,而女子心中的愁绪却如同丝线一般,越缠越紧,难以释怀。接下来,“柔似女蚕春再浴,困如人柳日三眠。”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情感状态与蚕、柳树相比较。女蚕在春天再次沐浴,象征着女子在情感的滋养下,内心更加柔软细腻;人柳在一天中多次睡眠,既表现了女子情感的波动与疲惫,也暗示了她对情感生活的深深依赖与渴望。最后,“细笺心语衬胸前。”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女子通过书写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举动,将她的心声与文字紧密相连,仿佛在胸前佩戴着这份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时刻提醒自己,也向外界传达着内心深处的声音。整体而言,《浣溪沙·闺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以及对情感的深切体验和表达。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