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怀古抒情
赞美
抒情
写水
秋天的
哲理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和东坡颍师弹琴韵》。诗中描绘了弹琴的场景与琴声的美妙,以及琴师的高超技艺。首句“轻澍濯月秋江平”,以轻柔的雨滴洗涤着月光下的秋江,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劳师五指谱双清”,描述了琴师用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奏出清澈悦耳的乐曲。随后,“飞霜片片堕征角”一句,通过飘落的霜花形象地表现了琴声的悠扬与深远。最后,“不辞身作爨下木”表达了即使身处艰苦环境,琴师也愿意为音乐奉献一切的决心。“朱弦讵可依朱门”,意为真正的琴弦难以融入豪华富贵的环境,强调了高雅艺术与物质奢华之间的对比。接下来,“武陵博得安道嗔”借用典故,暗示琴师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非世俗的赞誉。而“道人胸中净于水”则赞美琴师的心境纯净如水,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一句“从此潮音难入耳”表达了对琴声的深深敬仰,认为这样的音乐难以被俗世的耳朵所理解或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弹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琴师高洁品质的赞颂,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与精神内涵。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宿郭乡丈书轩(其一)
明·石宝
三回得上寿萱堂,醉卧当年坦腹床。枸杞通灵篱畔药,龙涎拂面坐中香。主人爱客谁弹剑,贱子悲歌亦绕梁。岐路明朝又离别,云霄万里意徒长。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唐·高适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
越问(其五)鱼盐
宋·孙因
百川会同沧海兮,浩不知夫津涯。吐云涛以澜汗兮,沃日御而渺瀰。藏巨灵之赑屃兮,见天吴之惚恍。戴五山之嶪峨兮,涵百怪之陆离。巨鱼出没其中兮,不知其几千里。鼓浪沫以成雾兮,嘘云.....
东阿
清·爱新觉罗·弘历
毁贤誉不肖真舛,佞者其人周破胡。都道齐威并烹合,纳忠亦识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