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友情
四季
秋天
地点
书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石峭亭虚瞰碧空”,以“石峭”、“亭虚”勾勒出山峰与亭台的雄伟与空灵,而“瞰碧空”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广阔无垠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振衣长啸许谁同”,诗人以“振衣”、“长啸”展现了一种豪迈与孤独并存的气概,仿佛在呼唤志同道合者共赏这山川之美。接下来的“千林瀑过初疑雨,万叶秋归自起风”,运用对比与拟人手法,将瀑布的壮观与秋叶的轻盈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暗含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富有哲理意味。“洛下名流唯白傅,襄阳耆旧有庞公”,这两句借历史人物白居易和庞德公,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当今文人聚会的期待与向往。最后,“仍闻东阁高开宴,不为登临兴易穷”,诗人通过想象中的宴会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与雅集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相聚不易的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