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写花
春景
咏物
赞美
写山
看花
情感
爱情
桃花
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题,描绘了春天山头桃花盛开的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桃花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首句“度索山头春正奢”,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山头春色正浓,生机勃勃。接着,“安期玉枣并如瓜”一句,将桃花比作玉枣,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的色泽与形态,同时暗含着对古代仙人安期生的遐想,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谁留汉殿千秋核,瞥见秦人万树花”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将时间跨度拉长,从汉至秦,跨越千年,展现了桃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存在与变迁,同时也暗示了桃花的永恒与不朽。“枝动乍沾眉际月,蕊残微破脸中霞”则细致描绘了桃花在微风中的动态美,以及花瓣凋零后的残缺之美,赋予了桃花以生命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最后,“莫嫌蜂蝶无才思,闻道东邻有宋家”两句,以蜜蜂蝴蝶的忙碌反衬桃花的静美,同时也暗示了桃花与人的关系,引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邻家美好事物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融入了历史、神话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菩萨蛮(其一)
宋·向子諲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鹧鸪天(其二)
宋·李之仪
浓丽妖妍不是妆。十分风艳夺韶光。牡丹开就应难比,繁富犹疑过海棠。须仔细,更端相。烂霞梳晕带朝阳。千金未足酬真赏,一度相看一断肠。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山居四咏依汪复初先生韵(其四)芝兰室
明·赵撝谦
奕奕猗猗宠色新,萧然一色四时春。汉廷御史云仍在,如此清芬可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