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边塞
友情
抒情
怀古
战伐
秋风
听闻消息
蓟苑
北风
山公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渔阳道中有怀子相考功却寄》。诗人以回忆起与友人子相在招提寺的相聚为起点,描绘了北风中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提到燕京繁华背后的不安与战乱痕迹,暗示了时局的动荡。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因病而放纵饮酒,诗歌创作的热情可能也因此减弱,但他仍然期待能像山公那样归隐,不再为名声所累。最后,诗人以惭愧未能及时寄出绝笔书信结尾,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