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历史
宫怨
讽刺
亲情
战争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之八十七。诗中通过描述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古代君臣关系及权力斗争的深刻反思。首句“艺祖惇友于,淳熙不良弟”提到开国之君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兄弟间情感的破裂。接着,“空宫閟丘嫂,阴刃戕二嗣”描绘了宫廷内部的暗流涌动,暗示了皇后或妃子利用权谋伤害无辜的情节。这里使用了“閟”、“戕”等字眼,形象地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奚必柱斧声,然后乃成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权力斗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并指出不一定要通过公开的暴力手段才能导致悲剧的发生。接下来,“普也社稷臣,驱除每先意”赞扬了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们总是先于君主考虑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体现了对忠诚与责任的颂扬。“其误不在今,误在书金柜”则提醒人们,错误并非仅仅发生在当下,更可能源于历史的记录和传承。这句诗引人深思,暗示了历史记载可能存在的偏颇或误导,以及对后世决策的影响。最后,“何物一老妪,乱经徇所庇”将矛头指向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色——一个老妇人,却能因私利而扰乱大局,揭示了权力斗争中任何角色都可能成为关键因素的主题。同时,通过引用“窃贤窦詹事”,即窦建德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个人行为对整体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对道德与智慧的呼吁。整首诗以历史为镜,通过对古代权力斗争的深刻剖析,反映了对人性、权力、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警示。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俞儿舞歌四首(其四)行辞新福歌
魏晋·王粲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秀华续咏(其二十七)三国夫人
清·黄金石
倾国倾城聚一家,金钱百万助铅华。马嵬一夜淋铃雨,落尽春前姊妹花。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
薤露
魏晋·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
满江红(其一)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