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元
遗
山
集
身
阅
兴
亡
浩
劫
空
,
两
朝
文
献
一
衰
翁
。
无
官
未
害
餐
周
粟
,
有
史
深
愁
失
楚
弓
。
行
殿
幽
兰
悲
夜
火
,
故
都
乔
木
泣
秋
风
。
国
家
不
幸
诗
家
幸
,
赋
到
沧
桑
句
便
工
。
咏物
怀古
抒情
秋天
写景
情感
忧民
历史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对元代遗民文学家元好问(字遗山)的文集所作的题诗。诗中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身阅兴亡浩劫空”揭示了诗人见证过历史的兴衰巨变,而自己却已年迈体衰;“两朝文献一衰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身份和历史见证者的角色。第二句“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诗人以“周粟”比喻元朝的俸禄,表示即使没有官职,他仍能坚守气节,不食敌国之禄;“失楚弓”则借典故表达对国家丧失政权的忧虑,暗示对元朝统治的不满。“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描绘了行宫中的凄凉景象,以及对故都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亡国之痛。“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则点明了诗人在国家动荡时期,诗歌创作反而更加深刻有力,流露出一种历史悲剧激发的创作灵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元遗山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赵翼
65首
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