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祭祀
赞颂
山水
情感
节气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天地的宏大场景与神圣氛围。开篇“整泰坛。祀皇神”,点明了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目的,即向天地之神献祭。接着,“精气感。百灵宾”描绘了祭坛上弥漫的神圣气息,吸引着各种灵物前来聚会。“蕴朱火。燎芳薪”描述了祭火的点燃,火焰燃烧着祭品,释放出香气。“紫烟游。冠青云”则通过烟雾和云彩的流动,展现了祭坛上空的神秘景象。“神之体。靡象形。旷无方。幽以清”赞颂了神灵的无形与深远,它们超越了物质世界,存在于幽深之处,却保持着纯净与清明。“神之来。光景照。听无闻。视无兆”描绘了神灵降临时的光辉与寂静,以及它们无声的显现与洞察力。“神之至。举歆歆。动余心”表达了对神灵到来的敬畏与感动,以及它对人心的触动。“神之坐。同欢娱。泽云翔。化风舒”描绘了神灵与人间共享欢乐的场景,以及它们带来的祥云与和风。“嘉乐奏。文中声。八音谐。神是听”说明了音乐的演奏,各种乐器和谐共鸣,以此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咸洁齐。并芬芳。烹牷牲。享玉觞”强调了祭祀仪式的洁净与庄严,以及对神灵的供奉。“神悦飨。歆礼祀。佑大晋。降繁祉。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穷地纪”总结了神灵对国家与人民的庇佑与祝福,愿其福祉遍及四方,永保太平。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

傅玄

119首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燮之孙、傅干之子。傅玄幼年随父逃难河南。专心经学,性格刚劲亮直。初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封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西晋建立,进爵鹑觚子,加附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后拜侍中,因事免职。又任御史中丞,提出了有名的“五条政见”。泰始五年(269年)升任太仆,转司隶校尉,因当众责骂谒者及尚书被劾免。咸宁四年(278年),傅玄去世,年六十二,谥号“刚”。后追封清泉侯。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