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写景
情感
悼亡
写物
历史遗址
城市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废古迹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峥嵘梵阁碍银潢”一句,以雄伟的山势和壮丽的宫阙开篇,设定了一种宏大的背景。紧接着,“且对畦衣问马王”则转入具体景象,通过人物的动作,勾勒出古人生活的一隅。“落日断云连楚粤,缺钟坏像杂梁唐”两句,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内。其中,“落日断云”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连楚粤”则是地理上的指涉,暗示了一种文化的延续与交融。而“缺钟坏像杂梁唐”则直接点出了历史遗迹的毁坏和混乱。“英豪已往雄图歇,栋宇犹存古意荒”两句,转向对英雄事迹的回顾与怀念。其中,“英豪已往”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不再的感慨;“雄图歇”则是对那些宏伟计划和壮志未酬的无奈。而“栋宇犹存古意荒”则是在物质上保存下来的建筑与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最后两句,“惆怅石湖题柱在,倚栏无句独凄凉”,以诗人当下的心境作为收尾。其中“惆怅”二字传达了深深的感慨之情;“石湖题柱在”则是对过去诗文中常见的题柱活动的回忆。而“倚栏无句独凄凉”则表明诗人虽然有感慨,但却无法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反而感到一种孤独和冷清。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摹,以及对英雄辈出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乐雷发

155首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