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秋天
怀古
抒情
思乡
寒露

译文

万千树木叶子刚开始转红,村落掩映在斑斓的树色之中。
稀疏的晚钟声摇动着细雨的线条,秋天的河水浸泡着云朵的倒影。
雪地上的大雁返回,显得格外寒冷,村中的灯火催促着夜晚的舂米声。
归乡旧山的愿望还未实现,生活的出路又该何去何从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乡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宿的渴望。“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这两句写出了秋季万物变色的景象,树叶初显红色,而人们的房屋则被这些树色所环绕,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树色”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摹,也暗示了人家归属感与平静。接着,“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两句则描绘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气氛。疏钟在秋雨中摇曳,发出悠扬的声音,而秋天的水流缓缓地浸入云雾之中,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两句转换了场景,描写了冬日里雪地上飞翔的寒雁,以及乡间夜晚提早点燃的灯火和急促的舂米声。这里传达出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忙碌。最后,“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怀旧情绪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他渴望回到旧日的山中,但却没有实现,而关于如何维持生活的打算,也充满了犹豫和不确定。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深层次的哲思,是一篇把握秋冬交替时节特有的情绪与意境的佳作。

子兰

26首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