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仙
径
柰
园
欣
八
正
,
松
岩
访
九
仙
。
援
萝
窥
雾
术
,
攀
林
俯
云
烟
。
代
北
鸾
骖
至
,
辽
西
鹤
骑
旋
。
终
希
脱
尘
网
,
连
翼
下
芝
田
。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秋节
春天
揽胜
禅意
译文
在果园中欣喜地遇见了八正之士,又去松岩间寻访九位仙人。
手扶藤萝遥望如幻的仙术,攀上树林俯瞰云雾缭绕的美景。
仿佛看到了来自代北的鸾鸟驾车而来,辽西的仙鹤骑行又旋即离去。
最终希望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与他们一同展翅飞下仙草之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开篇“柰园欣八正”即设定了一个神秘的空间,让人联想到桃源谣中的桃花源,既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灵上的避世所在。“松岩访九仙”则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氛围,九仙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九位仙人,或许只是数字的美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境界。“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两句,诗人通过描写攀附在藤萝上的雾气和俯瞰云端的树木,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而神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的“援萝”与“攀林”都是动作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体验和情感投入。“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两句,则是通过鸟类的形象来传递超脱尘世、自由飞翔的意境。这里的“鸾骖”与“鹤骑”,都是古人心目中的仙鸟,它们的到来和飞行,象征着仙界与凡间的交流。最后,“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的渴望。“脱尘网”意味着摆脱世俗的牵绊,而“连翼下芝田”,则是仙境中的美好愿景,通过仙草芝田来象征生命之源和永恒之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精神飞扬的美妙体验。
王勃
113首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